灌浆系统主要由以下核心部分组成,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系统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构成要素一致:
一、基础设备
灌浆泵 核心设备,负责将浆液输送至指定位置,流量范围通常为10-100 L/min,功率在5-30 kW之间,需根据实际工况匹配。
浆液储存罐
用于存放灌浆材料(如水泥、黄土等)与水的混合液,容量通常为1-10立方米,材质多为碳钢、不锈钢或玻璃钢,具备耐腐蚀和耐压性能。
输送管路
将浆液从储存罐输送至灌浆位置,常用管径50-100 mm,材质包括钢管、聚乙烯管或复合材料管,需耐压耐腐蚀。
二、智能控制模块
传感器网络
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pH值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部分系统集成压力、流量传感器。
控制系统
- 手动控制: 基础灌浆操作模式,通过操作面板调节参数。 - 自动控制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经无线传输至云端平台,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并优化灌浆策略。
云平台:存储施工数据,生成详细报告,辅助后续维护和决策。
四、其他辅助设备
多功能制浆机:将基础材料与水混合,制浆能力0-60 m³/h,部分系统实现自动化配比。
压力/流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控灌浆过程中的压力、流量,确保稳定性。
总结
现代灌浆系统已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集成传感器、控制器和云平台,实现灌浆过程的精准控制与数据管理。不同场景(如矿井防灭火、隧道注浆等)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设备配置和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