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分布式控制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涵盖工业过程控制的核心要素:
一、基础数据采集
传感器测量值 包括温度(热电偶、热电阻)、压力、流量、液位、气体浓度等物理量,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
设备状态数据
涵盖设备运行状态(如开关状态、故障代码)、机械部件位置、电源状态等,用于监控设备健康与运行效率。
过程参数数据
如工艺流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用于实时控制和过程优化。
二、数据传输与处理
数据交换接口
通过Profibus、Modbus、以太网、无线网络等协议与PLC、执行器等设备进行数据交换,PLC主要负责逻辑运算和输出控制,而复杂计算存储于DCS。
历史数据采集
支持快速历史(1s-30s)、标准历史、扩展历史和异常历史四种采集模式,可存储瞬时值、平均值等,用于趋势分析。
三、系统运行管理
报警与事件信息
包括故障报警、安全联锁、操作提示等,用于及时响应异常情况。
性能指标数据
如能源消耗、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等,辅助进行质量跟踪和成本管理。
四、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库存储
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确保高可靠性和实时性,存储数据量可达百万级记录。
数据归档与分析
支持自动归档功能,可无限期保存历史数据,便于长期趋势分析和故障追溯。
特殊说明
数据预处理: 部分复杂计算(如数学模型、趋势预测)在DCS上层管理机完成,减少现场设备负担。 数据安全
以上数据采集内容共同构成DCS系统的“数据采集层”,为上层控制策略和决策提供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