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防疫系统是专为公共交通工具设计的防疫技术集成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防疫监测与公共服务功能。根据搜索结果,当前全国范围内已推广使用的公交防疫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防疫监测类系统(如无锡“智汇疫联”)
核心功能 - 多模式核验:
集成健康码、身份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证明反向扫码功能,实现快速身份识别。
- 健康监测:增加体温测量模块,实时检测乘客体温异常情况。
- 行为规范: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核验口罩佩戴状态,保障防疫要求。
技术优势 - 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操作,提升通行效率;
- 实时数据同步至防疫大数据平台,便于快速响应异常情况;
- 兼具防疫与交通管理功能,如异常情况通知驾驶员及调度中心。
应用范围
- 截至2022年5月,无锡市已安装50台该系统,覆盖107路、11路、55路等公交线路,计划逐步扩展至全市。
二、防疫消杀类系统(如雾化消毒设备)
核心功能
- 快速消杀: 采用中性消毒液雾化技术,2分钟内完成全车消毒,覆盖400多种病原体; - 环保安全
技术优势
- 高效覆盖全车空间,避免手动消毒的死角和遗漏;
- 持久抗菌效果,降低重复消毒频率。
三、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升级,公交防疫系统将更加智能化,例如:
与城市健康管理系统深度整合,实现精准防疫调度;
引入人工智能识别异常行为(如聚集、拒检等)。
四、乘客配合建议
上车时主动配合扫码、测温及口罩核验;
若检测异常,需配合流调及隔离措施;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以上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与规范管理,旨在平衡防疫需求与交通效率,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