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发展与建筑节能需求和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背景:
一、起源背景
能源危机与建筑节能需求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为降低能耗、提高建筑保温能力,普遍采取减少自然通风、提高建筑气密性的措施。这一举措虽然有效节能,但也导致了室内通风不足的问题。
“致病建筑综合症”的出现
由于密闭建筑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1970年代开始出现头痛、干咳、皮肤瘙痒等“致病建筑综合症”。这一现象促使人们意识到需要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二、技术发展
早期尝试与局限性
最早的新风系统雏形是排风扇,通过机械负压原理实现空气流动,但存在噪音大、通风效果有限等问题。1998年中国引进的第一台新风系统(单向流系统)与早期排风扇原理相似。
技术迭代与成熟
- 第一代系统: 以排风扇为核心,通过压差实现空气交换,但无法有效过滤污染物。 - 第二代系统
- 现代系统:集成净化过滤功能,可同时解决通风和空气净化问题,适用于家庭和商业场景。
三、核心功能与分类
核心功能:实现室内外空气流通与净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分类:分为管道式(需安装管道)和无管道(独立新风机)两种,前者适合大面积空间,后者更便捷。
四、总结
新风系统的起源是建筑节能需求与室内污染问题共同推动的结果,经过多代技术迭代,现已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空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