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状态可以通过多种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以下是关键系统的解析:
一、电网广域监测系统(WAMS)
核心技术 采用同步相角测量技术,通过部署全网关键测点的同步相角测量单元(PMU),实现电流、电压数据的实时高速采集。
功能特点
- 以数百Hz的速率传输数据,包含功率、相位、功角等关键信息;
- 通过GPS同步时标,确保全网数据一致性;
- 支持电网动态过程实时监测与事故分析,辅助调度决策。
二、电网标识体系及编码系统
背景与作用
我国首个电网标识体系及编码系统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运,覆盖35~500千伏设备、线路及建筑物。
核心功能
- 对电网资产进行唯一编码,实现设备位置、使用状态的快速查询;
- 支持在线自动编码,提升管理效率。
三、其他相关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
- TN-C-S系统: 中性点接地,进户线为火-零两线,工作零线在电源侧重复接地; - TT系统
电网结构系统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网络拓扑分析,实时展示电网接线图、设备分布及运行状态。
四、数据传输与分析
采集数据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传输至主站系统,采用标准化协议(如IEC 61850)保障兼容性;
主站系统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生成报表及预警信息,支持可视化展示。
通过上述系统的协同作用,电网运营商可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控与智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