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系统是指通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自然过程和机制。以下是关于蓝碳系统的综合说明:
一、核心概念与定义
蓝碳来源 主要来自海洋中的红树林、潮间带红树林、盐沼等滨海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及生物化学过程固定二氧化碳。
核心功能
实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长期储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抗气候变化。
二、主要组成部分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
包括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三大类,分别分布于热带、温带及中高纬度地区。
- 红树林: 热带地区典型代表,具有高生物量和强碳固定能力。 - 盐沼
- 海草床:温带及亚热带重要碳汇,但易受人类活动干扰。
碳储存机制 固定碳储存在土壤、植物生物量(地上/地下)及非活体生物量(枯死木、落物)中。
三、全球意义与价值
碳汇贡献:
全球自然碳汇中约55%由海洋生物固定,蓝碳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缓解潜力:通过保护与恢复滨海生态系统,可低成本实现大规模碳减排。
生态服务: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防护等附加价值。
四、保护与挑战
威胁因素:沿海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导致碳储存能力下降。
保护策略:需加强监测(如高光谱遥感技术)、建立保护区、推动可持续海洋管理。
蓝碳系统作为地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其保护与恢复对于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