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目录结构是层次化且功能分明的文件系统布局,主要包含以下核心目录及其功能说明:
一、根目录(/)
作用:整个文件系统的起点,所有其他目录和文件均从这里延伸而来。
示例:用户主目录 `/home`、系统命令目录 `/bin`、配置文件目录 `/etc` 等。
二、核心功能目录
/bin - 存放系统启动和运行所需的基本命令(如 `ls`, `cp`, `mv` 等),所有用户均可使用。
- 即使系统处于单用户模式,这些命令也必须可用。
/sbin
- 包含系统管理员专属的管理命令(如 `ifconfig`, `fdisk`, `shutdown`),仅限 root 用户权限。
/etc
-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包括用户账户管理(如 `/etc/passwd`)、网络配置(如 `/etc/network`)及服务启动配置。
/home
- 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存储个人文件和配置信息(如 `/home/user1`)。
/lib和 /lib64
- 存放系统运行所需的动态链接库文件,支持程序执行时的库调用。
三、扩展功能目录
/dev
- 设备文件目录,通过文件系统接口与硬件设备交互(如 `/dev/sda` 表示硬盘)。
/proc
- 虚拟文件系统,实时显示系统运行信息(如进程、内存、CPU 状态)。
/var
- 存放可变数据文件,包括系统日志(如 `/var/log`)、临时文件(如 `/tmp`)及邮件队列。
/tmp
- 临时文件存储区,系统重启后内容会被清空。
/opt
- 第三方软件包的安装目录,保持系统核心目录整洁。
/mnt
- 手动挂载外部存储设备的目录(如 `/mnt/cdrom`)。
/run
- 存放系统运行时生成的临时文件,如运行进程的 PID 文件。
/selinux
- 存放 SELinux 安全策略文件,用于系统权限管理。
/srv
- 服务相关数据存储目录(如 Web 服务配置)。
四、其他重要说明
/boot: 存放内核文件和引导加载程序(如 GRUB)。 /lost+found
/root:超级用户(root)的家目录。
通过以上目录结构,Linux 系统实现了用户空间与系统空间的有效隔离,同时保证了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