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乡村振兴水利系统做什么

59

乡村振兴水利系统的工作重点围绕 供水保障、防灾减灾、灌区现代化三大领域展开,具体措施包括:

一、农村供水保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排查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状况,对脱贫地区和薄弱区域进行常态化监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保持饮水安全动态清零。

- 加强工程维修养护,完善县级和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应急预案,防止规模性饮水安全风险。

完善供水网络

- 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建大、并中、减小”原则,鼓励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供水覆盖率至95%以上。

- 配备净化消毒设施,确保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设备配置率达标。

提升水质保障能力

- 配合疾控部门加强水质监测,健全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保障体系,推进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

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防洪能力建设

- 完善防洪工程布局,修复水毁设施,推进蓄滞洪区建设(如柳江洋溪、华阳河等),提升中小河流治理能力。

- 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推进小流域“四预”能力建设和群测群防体系。

抗旱工程体系完善

- 建设中小型水库和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延伸供水管网至乡村,保障粮食主产区用水需求。

三、灌区现代化与水土保持

灌区建设改造

- 新建现代化灌区(如江西平江、四川向家坝),升级改造1000处以上大中型灌区,提升农业灌溉能力。

- 推广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优先将条件适宜地区纳入城乡供水统筹发展。

水土保持与水系连通

- 修复自然生态水系,推进河湖长制,实现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四、管理与服务创新

运行管理强化

- 推行“3+1”标准化建设模式,完善县级统管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 建立“三个责任”制度,延伸单村联村工程责任至乡镇、村委会,强化工程运行法治化保障。

精准供水管理

- 实施计划用水管理,推广远程监控技术,控制地下水总用水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人才与技术支撑

加强基层干部、技术人才培训,全年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153名、专业技术人才2295名。

推广以工代赈等劳务帮扶方式,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通过以上措施,水利系统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