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碰撞辅助系统(Automatic Bump-Shielded System, ABS)是一种主动安全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预测潜在碰撞风险,并在必要时自动采取制动或规避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功能
前方碰撞预警 通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LiDAR)或摄像头监测前方车辆、行人的距离,当车辆进入安全车距阈值时,系统会通过仪表盘显示警告信息(如闪烁灯、声音提示),提醒驾驶员及时采取措施。
自动紧急制动(AEB)
若驾驶员未及时反应,系统会自动启动制动,避免或减轻碰撞冲击。部分系统还能通过控制转向或发动机动力,帮助车辆规避碰撞。
其他辅助功能
- 车道偏离预警: 监测车道线,当车辆无意识偏离车道时发出警报; - 盲区监测
- 停车辅助:如泊车雷达帮助驾驶员在停车时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二、工作原理
数据采集 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每秒可发射数千次信号,激光雷达可精确测距)实时获取车辆速度、前方障碍物距离及相对速度等信息。
风险评估
计算机系统根据采集的数据判断是否进入危险区域(如安全车距不足、碰撞时间过短),并计算碰撞严重程度。
干预措施
- 预警阶段: 通过声音、仪表灯或方向盘锁死功能提醒驾驶员; - 制动阶段
三、分类与等级
基础级:仅提供视觉或声音警告;
中级:集成自动紧急制动功能;
高级:包含盲区监测、主动转向干预等附加功能。
四、适用场景
高速行驶:有效预防追尾事故;
城市道路:辅助规避行人或非机动车;
特殊天气:雨雪天提升传感器性能。
五、局限性
依赖驾驶员反应:系统仅作为辅助,最终决策仍由驾驶员负责;
成本较高:高级功能会增加车辆售价。
防碰撞辅助系统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驾驶风险,但需驾驶员保持注意力集中,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