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 Operating System)的概念最早是在 第二代计算机时代提出的。第二代计算机使用晶体管技术,大约是1959年到1964年间,代表产品是IBM的1403机。这个时代的计算机都是所谓的大型机,运算能力比第一代快多了,达到了每秒几十到几百万次。在这个背景下,操作系统开始尝试能够支持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使用计算机,并且能够快速响应每个用户的请求。分时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处理服务请求,并通过交互方式在终端上向用户显示结果。因此,可以确定分时操作系统是在第二代计算机时代出现的,大约在1960年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