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防护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多个层面的保护措施,旨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下是系统防护的主要内容:
流量防护
系统防护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提供流量维度的防护能力,以应对预期外的情况。例如,当未配置流量防护规则的接口遭遇流量突增时,系统防护能够提供兜底的流量防护,确保应用的稳定性。
系统监控与平衡
系统防护结合应用的Load、总体平均RT、入口QPS和线程数等监控指标,从整体维度对应用入口流量进行控制,以达到系统入口流量和系统负载的平衡,确保系统在最大吞吐量的同时保持整体稳定性。
物理隔离与门禁管控
物理隔离与门禁管控是最基础的防护措施,包括将PLC控制柜放在独立机房内、安装门禁系统、限制人员进出、安装监控摄像头和锁具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误操作。
网络安全设置
网络安全设置包括修改默认密码、使用强密码、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设置防火墙、采用VPN等加密通信方式以及定期更新固件和修复已知漏洞,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访问权限管理
通过多级别的访问权限管理,如设置管理员、工程师、操作员等角色,并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定期审核和更新权限设置,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包括定期备份PLC程序和配置,采用多重备份方式,并测试备份的有效性,以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重要数据。
防病毒与防恶意软件
安装防病毒软件,实时监控和保护系统免受病毒、木马、恶意程序等威胁的侵害,并在感染病毒后有效清除病毒。
入侵防御系统(IPS)
入侵防御系统通过实时扫描每个数据包来检测攻击迹象,并采取措施阻止攻击,作为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的补充,提供更强大的网络安全防护。
综上所述,系统防护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机制,涵盖了从物理安全到网络安全、从流量控制到数据备份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