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基于TCP/IP网络的存储协议,允许客户端通过标准以太网访问远程存储设备,实现块级存储共享。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核心概念
协议本质 将SCSI命令封装在TCP/IP协议中,通过以太网传输,使远程存储设备对客户端表现为本地硬盘。
功能定位
提供跨网络的块级存储共享,适用于数据中心、虚拟化环境、远程备份、文件服务器等场景。
二、技术原理
封装机制: SCSI命令与数据被封装为iSCSI包,通过TCP协议传输,利用IP网络进行可靠传输。 网络传输
三、与传统SCSI的区别
传输协议:
传统SCSI依赖专用光纤网络,iSCSI基于开放的网络协议(TCP/IP)。
扩展性:
iSCSI通过IP网络实现灵活扩展,成本更低。
兼容性:
兼容标准以太网设备,无需改造网络硬件。
四、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构建高效存储区域网络(SAN)。
虚拟化环境:为虚拟机提供动态存储资源。
远程管理:支持跨地域的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
高性能计算:满足HPC场景对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五、技术优势
成本效益:利用现有网络设施,降低存储硬件投资。
灵活性:支持动态扩展和资源管理。
可靠性:通过TCP协议保障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iSCSI通过将SCSI协议与IP网络结合,打破了传统存储的地域限制,成为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的优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