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BAS系统的就地级是系统的基础控制层级,主要负责对具体机电设备的直接监控和操作。其核心功能是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采集、故障报警及现场控制,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下的可靠应对。具体构成和功能如下:
一、就地级设备组成
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
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和设备状态(如开关状态、故障代码等),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执行器: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具体操作,如开关设备(阀门、电机)、调节设备(风机、泵等)。
控制设备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作为核心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信号、执行控制逻辑,并向执行器发送控制指令。
I/O模块:实现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转换,连接传感器与执行器。
UPS电源:为就地级设备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设备仍能正常运行。
人机界面设备 就地控制柜/箱:
集中安装控制设备,配备操作面板或触摸屏,供现场人员手动操作或紧急处理。
IBP盘(集成后备盘):在中央级或车站级系统故障时,提供紧急操作功能,如手动启动/停止设备、切换运行模式等。
二、就地级功能
实时监控 对关键设备(如空调机组、通风设备)进行24/7状态监测,显示实时数据(如温度、压力、运行状态)。
故障报警与处理
当设备异常时,及时发送报警信号,并提供故障代码及处理建议,支持现场人员快速定位问题。
手动控制
允许操作人员在中央级或车站级系统失效时,通过就地控制柜手动启动/停止设备、切换模式(如正常运行、防灾模式)。
数据采集与传输
收集传感器数据并上传至中央级或车站级系统,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
三、就地级与层级关系
层级结构: BAS系统采用三级监控管理模式,包括中央级(控制中心)、车站级(控制室)和就地级(现场设备)。就地级是基础层级,为中央级和车站级提供数据支持和设备控制能力。 协同工作
通过以上构成与功能,地铁BAS系统的就地级在保障设备安全、提升运营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