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齿轮采用什么配合系统

59

齿轮与轴的配合系统根据功能需求和工况条件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间隙配合

适用场景

载荷较小且运行平稳的场合,如低速、低功率的传动系统。

需要便于装配和拆卸的场合,如滑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H7/js6)。

特点

存在间隙,允许轴与齿轮相对转动,无过盈或间隙量较小。

二、过渡配合

适用场景

载荷中等、有一定冲击或振动的场合,如需要兼顾灵活性和一定紧固性的应用。

需要调整配合间隙的场合,例如通过加热装配实现精确过盈量。

特点

可能为间隙配合(如H7/k6),也可能为过盈配合(如H7/m6),具体取决于加工精度和装配工艺。

三、过盈配合

适用场景

载荷较大、冲击性强的场合,如齿轮传递大功率、高精度要求的设备。

需要固联且不可拆卸的场合,如火车轮毂与轮圈的配合(温差法装配)。

特点

零件加工后形成过盈量,实现刚性连接,可传递较大扭矩。

补充说明

装配方法:

过盈配合通常需加热轴或孔(如H7/m6)或采用专用工具(如压力机、敲击法)。

公差控制:高精度配合(如H7/js6)对加工工艺要求严格,成本较高。

根据具体工况选择配合类型,需综合考虑传递功率、负载特性、装配工艺及维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