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编程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涵盖从设计到加工的全流程:
一、核心编程系统
G代码系统 基础指令集,用于控制机床运动(如直线、圆弧、螺旋等)和加工参数(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
支持手动输入或专用软件编写,兼容性广,几乎所有CNC控制器都支持。
M代码系统
辅助功能控制指令,如主轴启停、冷却液开关、进给器控制等。
二、集成与优化系统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集成CAD功能,通过三维模型自动生成G代码,支持刀具路径优化、碰撞检测和工艺规划。
常见软件:Mastercam、PowerMill、UG、PM等。
CAD系统
用于设计零件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提供参数化设计功能,生成CAM可接受的格式。
三、硬件控制与监控系统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
通过逻辑编程控制机床周边设备(如自动送料、换刀、冷却系统),适用于复杂工艺和自动化需求。
数控仿真系统
在计算机上模拟加工过程,进行前处理(如刀具路径验证、干涉检查),降低实际加工风险。
四、其他专用系统
ISO编程系统: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G代码标准,兼容性强,适用于跨国制造。 厂商特定系统
五、编程环境与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或专用CNC系统,需根据硬件和软件需求选择。
开发工具:如UG、PM等,辅助进行数值计算、后置处理等复杂任务。
总结
CNC编程系统需根据加工需求、硬件配置和成本综合考虑。初学者建议从G代码和基础CAM软件入手,复杂项目建议整合CAD/CAM系统,并结合PLC实现自动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