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虚拟运营商的运营历史可总结如下:
试点运营阶段(2013年5月-2018年7月)
工信部于2013年5月正式启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首批11家企业获得牌照,虚拟运营商开始正式运营。试点原计划于2015年底结束,但因评估考核延迟至2018年7月,共发放15张正式牌照。
正式运营阶段(2018年7月至今)
试点结束后,虚拟运营商进入正式运营期。截至2025年3月,中国已有超过42家企业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其中15家正式放号运营。虚拟运营商通过租用传统运营商网络,提供差异化资费套餐和通信服务。
发展现状
虚拟运营商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底用户超1123万,占全国移动用户0.9%。- 行业竞争加剧,部分头部企业(如蜗牛移动、小米移动)用户量较大,但整体渗透率仍低于传统运营商。- 目前虚拟运营商在市场份额、网络覆盖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尚未实现显著突破。
综上,中国虚拟运营商已运营超过10年,经历了从试点到正式运营的演变,但仍需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