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俗语“张飞绣花”形容看似粗鲁之人却有细腻之处,对应成语“粗中有细”)
二、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用擀面杖吹火比喻能力不足,对应成语“一窍不通”)
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形容事物清楚明白,对应成语“一清二白”)
四、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比喻虚伪客套,对应成语“没安好心”)
五、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因和尚无发无天,打伞形成矛盾场景,对应成语“无法无天”)
六、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出自《三国演义》,表示双方自愿接受结果,对应成语“愿打愿挨”)
七、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典出《三国演义》,形容借东西不归还,对应成语“有借无还”)
八、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形容处境尴尬,受多方指责,对应成语“两头受气”)
九、按下葫芦浮起瓢——此起彼伏
(比喻问题解决一个又出现另一个,对应成语“此起彼伏”)
十、猪鼻子插葱——像(象)模像(象)样
(谐音梗,对应成语“像模像样”)
补充说明:
部分俗语与成语存在谐音现象,如“徐娘半老”(成语)对应俗语“徐娘半老”;
俗语与成语的对应关系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赶鸭子上架”对应“分道扬镳”需注意方向性。以上例子综合了不同领域的俗语与成语,涵盖生活、历史典故等,可作为语言学习的趣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