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组成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部分,结合了硬件设备、软件算法及系统架构:
一、感知层(传感器系统)
负责采集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是ADAS的基础感知模块:
激光雷达(LiDAR) 通过激光束扫描生成高精度三维环境模型,适用于复杂场景的精确感知。
摄像头
包括单目、双目和多目摄像头,用于识别车道线、交通标志、行人及车辆。
毫米波雷达(mmWave Radar)
通过反射信号计算前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对恶劣天气(如雨、雾)具有鲁棒性。
超声波传感器
主要用于短距离检测,如泊车辅助系统。
其他传感器
包括GPS(定位)、基站信号(辅助定位)及V2X通信(车联网)等。
二、认知与决策层(控制器)
对感知层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做出驾驶决策:
控制单元(ECU)
作为系统“大脑”,协调传感器数据并执行决策,通常包含多个子模块。
软件算法
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用于目标识别、行为预测及路径规划。
三、执行层(执行系统)
根据决策层的指令控制车辆动作:
执行器
包括刹车系统、转向系统、油门控制及电子稳定系统(ESP)等,直接作用于车辆。
主动安全技术
如自动紧急制动(AEB)、盲区监测(BSD)、车道保持(LKS)等,通过执行器主动避免事故。
被动安全技术
包括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ABS)等,在事故中减轻伤害。
补充说明
系统分类: ADAS可分为信息辅助(如导航、交通信息)和控制辅助(如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两类。 工作流程
以上组件协同工作,通过硬件感知、软件决策与硬件执行的三位一体架构,提升驾驶安全性与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