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S系统(设备监控系统)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结构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层级和设备:
一、系统架构分层
中央级监控系统(OCC) 作为系统的最高层级,负责全线的集中监控与管理。通过监控工作站、大屏幕显示系统及服务器等设备,实现对所有车站及区间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并具备故障诊断及应急指挥功能。
车站级监控系统
位于中央级与就地级之间,具体负责单个车站内设备的监控与管理。包括车站监控主站、控制柜、I/O模块等设备,主要监控子系统如火灾报警、通风空调、给排水、屏蔽门等。
就地级监控设备
部署在设备现场,直接与传感器和执行器相连,负责实时数据采集与初步控制。典型设备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I/O模块、传感器(如温度、压力传感器)及执行器(如阀门、开关)。
二、网络通信架构
局域网: 贯穿OCC、车站及设备现场,采用以太网(如ControlNet、Profibus等)实现数据传输。 现场总线
三、主要监控子系统
环境监控子系统(ECS) 监控隧道及站台通风、空调大系统、空调小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确保环境参数符合要求。
楼宇监控子系统(BAS)
覆盖照明系统、自动扶梯、电梯、给排水等建筑设备的管理。
导向监控子系统(PIDS)
实时监控车站导向标志、广播系统等公共区域设备状态。
四、关键设备与技术
PLC与DDC控制器: 实现逻辑控制与数据采集,部分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如西门子、三菱)或数字直接控制器(DDC)。 传感器与执行器
网络通讯技术:基于TCP/IP、Modbus等协议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五、扩展功能
部分系统还集成能源管理功能,通过局域环路控制HVAC等设备,实现节能优化。此外,系统需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关联系统进行通讯,实现更广泛的自动化控制。
以上组成结构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调整,例如地铁系统侧重安全与应急控制,而工业场景可能更注重过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