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天系统的奖项,主要分为国家级奖项和行业奖项两类,具体如下:
一、国家级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
(2016年):包含北斗导航卫星和运载火箭两大关键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嫦娥三号工程(2016年):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软着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其他航天项目: 如“32位星载容错控制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2015年)、“航天器舱体结构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技术”(2015年)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5年“高精度微小气体流量测量新技术”等航天相关技术获此奖项。
航天重大项目奖(中国航天基金会设立)
2019年授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新一代大运力陆基机动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等重大项目。
二、行业及企业奖项
中国航天基金会奖
航天重大项目奖: 2019年授予北斗三号、大运载火箭等。 航天贡献奖
航天科工集团内部奖项 航天报国功勋奖:
2021年首次设立,最高100万元,授予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
航天报国杰出贡献奖/重大贡献奖:分别奖励20万元/5万元,覆盖技术、管理等领域。
三、国际奖项
世界航天奖:2023年由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立,马斯克因SpaceX公司成就、韦伯太空望远镜团队获此殊荣。
四、其他相关奖项
航天员奖励:国家层面包括荣誉表彰(如“英雄航天员”)、物质奖励(奖金、家属福利)及社会认可。
以上奖项覆盖了航天技术研发、工程实施、管理贡献及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体现了对航天领域全面发展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