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系统行号是用于银行间跨区域支付结算的 唯一识别代码,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基本定义
唯一性 每个银行网点在支付系统中都有专属的行号,类似于人的身份证号,用于准确识别金融机构。
结构组成
行号共12位数字,具体结构为:
- 前三位: 银行代码(3位) - 中间4位
- 后4位:银行编号(4位)
- 最后1位:校验位(1位)
二、主要用途
跨区域支付结算 行号是人民银行组织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系统等跨区域业务的核心识别信息。
信息查询与清算
通过行号可快速查询对应银行网点信息,确保资金准确清算,提升结算效率。
三、申请与分配
新设银行需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申请并获批准后,由系统自动分配行号。
四、其他应用场景
票据业务: 在票据交换、贴现等操作中,行号用于验证票据真实性。 银行间清算
总结
支付系统行号是银行间支付清算的“身份证”,通过标准化编码实现金融机构的精准识别与高效管理,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