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督查主要围绕医疗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及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医疗安全与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资质与监管
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具备合法执业资质,医疗设备是否定期维护,消毒隔离措施是否落实。
医疗废物管理
重点监督医疗废物分类、存储、登记及处置流程,严查违规混放、非法倾倒等行为,确保闭环管理。
传染病防控
检查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措施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结合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方式实施。
二、公共卫生与环境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督促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如餐饮、住宿)完善卫生许可手续,达标维护环境卫生。
生态保护与医疗废弃物处置
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检查医疗机构废弃物管理制度、暂存点规范及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三、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
医疗机构内部安全
聚焦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特种设备(如电梯、医用气体)及危险化学品管理,排查隐患并督促整改。
节前安全专项检查
在春节等关键节点开展医疗安全、生产安全、信息安全专项督导,覆盖门急诊、在建工地、食堂等场所。
四、全面从严治党与廉政建设
主体责任落实
检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评估落实情况。
廉政风险防控
重点监督医药采购、人事任免等环节,防范腐败现象,维护系统清正政治生态。
总结
卫生系统督查通过多维度检查,旨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生产风险,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同层级的督查(如国家级、市级、县级)形成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