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系统的规范涉及技术标准、管理要求及安全规范等多个层面,具体如下:
一、技术规范标准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 - 疏散出口门需满足手动开启要求,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开启,且不影响疏散通道净宽度。
- 控制人员出入的闸口需具备火灾时自动释放功能,且需设置明显标识。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T 40248-2021)
- 平时需控制出入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火灾时应能从内部直接推开,并设置“紧急出口”标识。
- 推荐使用电磁门锁系统,报警延迟时间不超过15秒,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1348-2019)
- 火灾确认后,需自动打开疏散通道上的门厅电动旋转门及出入口控制装置。
二、管理规范要求
身份识别与权限管理
- 通过生物识别(指纹/面部)或IC卡实现人员身份识别,设置不同权限组。
- 实时监控人员进出记录,异常情况需自动报警并追溯。
日常维护与责任
- 保安负责设备日常维护,发现违规行为需及时处理并报告。
- 系统故障需在24小时内恢复运行,确保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应急处理机制
- 设置防拆报警装置,防止恶意破坏。
- 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保障信息安全性。
三、特殊场景补充
校园场景: 学生需刷卡或人脸识别进入宿舍区域,违规操作将纳入综合测评。 实验室场景
四、系统性能要求
识别率≥99%,响应时间≤1秒,支持1000个用户同时访问。
防雷、防电磁干扰,适应高温、高湿等环境条件。
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场景选择适用标准,并通过定期检测与维护确保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