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的算量需根据具体工程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按换气次数计算法
适用场景 适用于一般通风需求,如办公室、教室等常规场所,无需精确计算热负荷或余热余湿。
计算公式
$$Q = n \cdot V$$
其中:
- $Q$ 为通风量(m³/h)
- $n$ 为换气次数(通常为12-20次/h)
- $V$ 为房间体积(m³)。
二、风量平衡法
适用场景
用于需要精确控制余热、余湿或有害物浓度的场所,如实验室、手术室等。
计算内容
需分别计算消除余热($G_1$)、余湿($G_2$)和稀释有害物($G_3$)的通风量,再求和。
三、热平衡计算法
适用场景
主要针对发热设备集中的场所,如锅炉房、数据中心等,需根据设备功率和温差计算排风量。
核心公式
$$Q = \frac{P \cdot \Delta T}{c_p}$$
其中:
- $P$ 为设备功率(kW)
- $\Delta T$ 为室内外温差(℃)
- $c_p$ 为空气比热容(0.24kW/(kg·℃))。
四、自然通风计算
适用场景
适用于建筑周边风压和温差可明确估算的场所,如敞开式厂房、住宅等。
关键参数
需计算热压通风量或风压通风量,公式为:
$$Q = \frac{1}{2} \cdot C_d \cdot A \cdot \Delta L \cdot \rho \cdot v^2$$
其中:
- $C_d$ 为阻力系数
- $A$ 为通风口面积
- $\Delta L$ 为通风路径长度
- $\rho$ 为空气密度
- $v$ 为风速。
五、其他注意事项
系统划分
- 按功能区域划分(如排烟、送风)或按建筑结构划分。
设备选型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风机,并考虑漏风系数(通常取1.05-1.1)。
规范依据
优先采用《建筑设计规范》《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
六、工程量计算规范
根据《通用安装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013),通风工程检测、调试按 系统计算,风管漏光、漏风试验按 m²展开面积计算。
总结:
通风系统算量需结合场景选择方法,换气次数法适用于一般场景,风量平衡法用于精确控制,热平衡法针对发热设备,自然通风需特殊分析。实际工程中需优先采用规范推荐的方法,并确保数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