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反导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防御网络,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和技术特点:
一、主要反导系统构成
铁穹(Iron Dome) - 由拉斐尔国防系统公司研发,主要用于拦截5-70千米的短程火箭弹(如“喀秋莎”“卡桑”),是应对哈马斯等组织火箭弹攻击的核心系统。
箭系列(Arrow)
- 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研发的中程至远程反导系统,具备拦截中程弹道导弹及大气层外目标能力。其中:
- 箭-2: 中程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射程较远,但具体参数未明确提及。 - 箭-3
其他系统 - 大卫投石索(David's Spear):
主要用于拦截高速机动目标(如无人机、高速炮弹)的短程系统。
二、技术特点与能力
分层防御架构:从近到远分为“铁穹”(低空)、“大卫投石索”(中程)、“箭系列”(中远程及大气层外)三层防御网络,实现无缝衔接。
自主化与联合研发:部分系统(如“箭-3”)采用美国技术,但以色列坚持自主研发“箭系列”,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扩展搜索能力:“箭-3”的万向节导引头设计大幅扩展了红外搜索范围,提升了拦截概率。
三、最新发展
2024年10月,美国宣布向以色列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旨在增强其拦截中程弹道导弹(如“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此举引发关注,部分分析认为其部分功能可能补充以色列“箭系列”的不足。
总结
以色列反导系统以“铁穹”为基础,通过“箭系列”实现多层防御,具备拦截短程、中程及部分远程目标能力。未来可能通过整合“萨德”等外部技术,进一步完善其防空反导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