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的设计涉及多个关键计算环节,以下是主要需要计算的方面及对应公式:
一、负荷计算
计算负荷
根据设备铭牌参数或计算负荷表确定各设备的功率需求,需考虑设备启动方式(如串联启动、并联启动等)对电流的影响。
电缆选型
- 根据单台设备启动电流选择熔断器、断路器及电缆截面积,确保满足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的要求。
二、电压损失计算
线路电压损失
使用公式:
$$\Delta U = I \times R \times \cos\phi + I \times X \times \sin\phi$$
其中,$I$为线路电流,$R$为线路电阻,$X$为线路电抗,$\cos\phi$为功率因数。
末端电压调整
根据电压损失结果,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或采用其他补偿措施,确保末端电压符合规范。
三、短路电流计算
三相短路电流
包含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计算公式为:
$$I_{k\text{-}短路} = I_k + I_k \times \omega \times L$$
其中,$I_k$为基波电流,$\omega$为角频率,$L$为线路电感参数。
短路保护配置
- 选择合适容量的断路器,确保其能承受短路电流的冲击。
- 计算短路电流的标幺值,用于电网接线方式和设备选型。
四、其他关键参数
功率因数校正
通过调整负载参数或接入电容器组,提高功率因数至0.9以上,降低线路损耗。
设备选型
- 选择合适容量的变压器(如容量留80%裕量)。
- 根据经济电流范围选择电缆截面积,确保载流量满足要求。
总结
配电系统设计需综合负荷、电压、短路等多方面计算,确保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实际设计中需结合具体场景(如矿井、商业建筑等)调整计算参数,并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