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总体设计是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涉及将比较笼统的初始研制要求逐步地变为成千上万个研制参加者的具体工作,并将这些工作最终综合成一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能协调运转的实际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总体方案:
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确保系统能够协调运转并实现预期目标。
技术途径:
确定实现系统总体方案的具体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选择合适的技术、制定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等。
可行性研究:
通过可行性研究,评估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确保项目在规划、设计、制造和运行各个阶段总体性能最优。
技术经济论证:
对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经济效益进行论证,确保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合理和可行的。
协调与整合:
将各个部分的工作协调整合,确保系统在研制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并在最终成为一个有效的组成部分。
风险管理:
识别和评估项目在研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文档编制:
编写系统设计文档,包括系统总体方案、技术途径、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经济论证报告等,为后续的设计、制造和运行提供依据。
总体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系统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并能协调运转,最终成为其从属更大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通过总体设计,可以避免因规划、研制和运用的缺陷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