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S系统(电厂标识系统)是一种用于电厂设备标识的标准化编码体系,其核心依据如下:
一、编码依据
任务相关标识(PROCESS-RELATED CODE) 根据设备在工艺流程中的功能进行分类,例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核心设备的专属代码。
安装地点标识(POINT OF INSTALLATION CODE)
通过代码体现设备的安装位置,如厂房区域、管道系统或特定工艺段。
位置标识(LOCATION CODE)
进一步细化设备在安装位置中的具体方位或组件类型,如管道分支、支撑结构等。
二、编码结构特点
分层结构: 采用罗马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合,分为工艺、安装位置、位置三个层次,各层次代码独立且逻辑清晰。 国际通用性
扩展性:代码体系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可适应新技术设备的新增需求。
三、应用价值
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全阶段,便于设备追踪与管理。
非语言性:通过代码直接反映设备属性,减少文字描述带来的误差。
计算机应用:代码结构化特性使其易于集成至电厂信息系统(如MIS)中。
四、示例说明
以某火电厂为例,一台循环泵的KKS编码可能为:
前6位:工艺代码(如“KU”代表泵类);
中间2位:安装位置代码(如“PL”代表管道系统);
后2位:位置代码(如“01”代表管道分支)。
通过这种分层编码方式,KKS系统能够实现电厂设备的全方位精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