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只读存储器)在中文环境中有多个相关概念和应用场景,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基础定义与功能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作为最经典的ROM类型,BIOS固化在主板上的ROM芯片中,负责计算机加电自检(POST)、硬件初始化、驱动程序加载及操作系统引导等核心功能。
固件
除BIOS外,其他需要非易失性存储的设备(如显卡、网络适配器)也使用固件。固件是设备驱动程序的固化版本,确保设备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二、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
- 存储操作系统内核、设备驱动等系统级程序;
- 通过BIOS或UEFI进行系统启动。
嵌入式系统
- 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电视等设备中的ROM用于存储特定功能程序,如相机固件、电视系统等。
三、特殊类型
ROM Image(镜像文件)
- 用于手机刷机,常见格式包括.img(线刷包)和.zip(卡刷包);
- 线刷包通过fastboot工具刷入,卡刷包需通过设备recovery模式刷入。
可编程ROM(如EEPROM、Flash ROM)
- 部分ROM允许部分数据修改,例如手机中的部分可升级模块。
四、总结
ROM的核心作用是存储系统级程序和数据,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不同设备中的ROM可能包含BIOS、固件或可编程存储模块,其具体形式和功能因应用场景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