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防御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性体系,涵盖陆基、海基、空基及网络空间防御。根据公开信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一、陆基防御系统
远程防空系统 - 红旗-9B:
具备远程区域防空能力,可同时跟踪100个空中目标并拦截6个最具威胁目标,射程50公里,采用破片杀伤方式。
- 红旗-17AE:低空防空导弹,射程20公里,飞行速度超3马赫,可拦截战斗机、攻击机等空中目标。
中段反导系统 - 2023年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具备分导拦截多枚中段弹道导弹能力,提升战略防御纵深。
二、海基防御系统
海红旗系列:
包括海红旗-18等型号,主要用于反舰和反潜任务,保护海军舰艇免受敌方攻击。
三、空基防御系统
预警与拦截:依托预警机(如苏-35)和地面雷达网络,对空中目标进行早期发现与拦截。
四、网络空间与电磁防御
通过电磁频谱监测和网络攻击防护技术,维护关键基础设施和通信系统的安全。
五、核威慑力量
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如东风系列)和战术核武器,构成战略核威慑体系。
六、其他防御手段
防空天网:如S-400、S-500等先进防空系统,覆盖中远程空域。
反舰/反导试验:持续进行海基和陆基反导技术验证。
总结
中国防御系统以“多层次、立体化”为特点,融合了先进武器系统与防御技术,既注重远程拦截,也强化中段防御能力。其核心在于构建“攻防一体”的战略体系,同时保持技术低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