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统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移动操作系统,由Google开发并维护,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现已扩展至智能手表、电视、汽车等智能终端。以下是关键信息总结:
一、核心特性
开源性质 Android源代码完全公开,任何组织或个人均可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这为其生态系统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基于Linux内核
采用Linux内核作为底层操作系统,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硬件兼容性
支持广泛硬件设备,涵盖从高端旗舰到中端及入门级手机,同时扩展至智能手表、电视等新型设备。
二、发展背景
起源: 2003年Google收购了当时名为Android的移动软件公司,2005年正式推出首个Android操作系统。 市场份额
三、系统架构
包含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如Material Design)及应用软件生态,支持多任务处理、通知机制、语音识别等核心功能。
四、命名由来
“Android”源自希腊语,词根“andro-”(人类)与“-oid”(类似人形)组合,寓意“类人机器人”,体现其设计理念。
五、影响与争议
开源终结:2025年谷歌宣布停止维护AOSP,导致部分国产定制系统(如小米、vivo的OriginOS)失去核心支持,引发行业关注。
未来走向:谷歌将开发内部闭源分支(Android 13及以后),仅向签署GMS服务的设备开放。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涵盖技术特性、市场地位及发展动态。